我想进驻

[关闭]
首页 / 图文 / 正文

MUZZI | 加速品牌+文化出海,中国建陶行业也有自己的“李子柒”

图文慕瓷瓷砖 2025-04-19  3690 

慕瓷创始人张婉云: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无论传统企业还是新生代企业都需要不断创新。创新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它是需要长期坚持,我们慕瓷会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陶瓷网 ,作者中陶君

继《中陶三人行》直播栏目的特别栏目第Ⅰ季——《破卷谈》大获成功后,中国陶瓷网于2025年推出了特别栏目第Ⅱ季——《创新谈》。本栏目以“陶瓷行业思想盛宴·创新加油站”为定位,致力于“寻找创新之道,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复苏,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国潮消费”也渐成热点。据《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突破两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万亿元。


图片


围绕这一趋势,中国陶瓷网《中陶三人行·创新谈》第5期特邀慕瓷哑光砖董事总经理张婉云,与中国陶瓷网总经理/陶瓷行业战略营销策划人刘石、中国陶瓷网媒体中心总监/资深媒体人邹思进一起,以“文化艺术赋能传统产业,看中国建陶之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展开深度探讨。




刘石:《创新谈》栏目已经走到第5期,今天我们要聊的主题有两个关键词——“传承”和“创新”。汉代思想家扬雄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意思是事物没有起因就不会产生,没有革新就无法大成。中国建陶产业要如何做好传承与创新?刚好我们今天直播所在的位置就是曾经佛陶集团的生产车间,我觉得来聊这个话题非常的应景。


张婉云:之所以给品牌取名叫“慕瓷”,就是希望我们的团队乃至客户,都是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且都对瓷砖事业有着满腔热爱。其实品牌在创立之初,我们就觉得一个新生的品牌更应该对历史怀着致敬、传承之心,所以才将总部展厅的选址落在佛陶集团的车间旧址。


顶上的天井和整面的红墙都是旧厂房留下来的,它们也算是见证了一段辉煌璀璨的建陶发展史。而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千吨压机,也被我们保留至今。围绕这台压机,我们把大堂做了两层的中空设计,现在也成为了参观慕瓷展厅的一个重要打卡点。


慕瓷哑光砖,赞37


邹思进:站在这片见证中国建陶工业化进程的土地上,看着佛陶集团曾经的生产设备,说实话内心真的是感慨万千,也对传承与创新有了新的理解:我们既要像保护敦煌壁画一样珍视传统文化,也要像今天我们应用Deep Seek一样拥抱全新技术——这才是“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的当代诠释。


中国建陶产业要做好传承与创新,我认为最重要是做好以下三点:一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这是老生常谈却颠簸不破的真理。二是传承工匠精神,以工匠精神驱动技术创新。工匠精神是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陶企不应该在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忘记这种宝贵的初心,要避免出现技术进步而品质降低的怪相。三是传承中华文化,以中华文化引领文化创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陶瓷文化更是其中的瑰宝和重要名片,建陶产业如果不能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能量、萃取精华,从而研发生产出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瓷砖,简直是暴殄天物。


刘石:在我看来传承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文化、技术、价值观。文化方面,佛山被称为南国陶都,有悠久的陶艺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陶艺风格,石湾陶塑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方面,现代建陶产业经过四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陶瓷的一张名片,正所谓“世界陶瓷看中国,中国陶瓷看佛山”。价值观方面,佛山在构建成熟建陶产业的过程中,通过供应链、营销、设计、销售等体系的建立,形成了我们独特的行业观和价值观。


而基于传承谈创新,我认为传承与创新是文化、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二者看似对立实则互补。传承是根基,为创新提供养分;创新是活力,让传承焕发新生。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同古树发新枝——根系越深,枝叶方能越茂盛。唯有让传统“活在当下”,文化才能跨越时空,生生不息。在我看来,慕瓷是一个通过美学叙事打破文化隔阂,展现“活态传承”现代价值的品牌。



邹思进:其实这个问题刚才我已经说过:建陶产业如果不能从中华文化宝库中汲取能量、萃取精华,从而研发生产出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瓷砖,简直是暴殄天物。至于说囊括了文化、艺术的中华文化宝库中有哪些可供陶企创新的点,那就简直太多了。


瓷砖纹理多源于石材、木材,为什么不可以来自其他更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呢?比如陶器和瓷器、传统布料和刺绣、文字与书法、二十四节气、神话故事等等,中华文化宝库的素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主要看陶企用眼睛发现传统之美,用匠心创造与时俱进之美。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要玩营销噱头,要将传承中华文化的创新扎扎实实贯穿于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品牌传播等环节的经营全过程。


张婉云:因为我自己做了很多年的国际贸易,其实国外的设计师非常喜欢用中国的元素,我相信未来国内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带有民族文化、民族情怀的产品。对于慕瓷来说,品牌一开始的基因和属性,就是希望打造成中国原创的美学瓷砖品牌。


我们每一年都会通过深挖传统文化,追根溯源再进行解析重构,持续推出我们的年度主题系列产品。比如锦2.0系列,它是灵感来源是一块香云纱的布料,在还原其纹理的同时,我们还通过工艺赋予了它黄金般的光泽。再比如国色倾城系列,它囊括了9种中国传统色,这些颜色都由古人对一天中天空自然色彩变幻的观察而得来。就像邹老师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我们要将其用于创新,不能暴殄天物。



刘石:近些年诞生了一个叫“国潮”的概念。很多人把中国本地品牌比成国潮,或者把中国风比成国潮,这些都不准确。其实,所谓国潮产品,就是带有经典中国元素的流行消费品。“国潮”这两个字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极简的方法论:国是中国经典,潮是新派。一个产品要想用国潮来讲故事,那经典和新派得同时有,因此国潮应该等于中国经典+新派潮流。


明白了国潮的逻辑,我们就知道,陶企如果要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创新,可能绕不开国潮。其实我们陶瓷品牌有很多都围绕国潮在做文章,但我觉得慕瓷和他们都不一样。一是基因不一样,从诞生之初,慕瓷就是一个专注文化、艺术和美学的瓷砖品牌;二是初心不一样,慕瓷是以借助瓷砖做文化+艺术+美学的传承和输出,不仅是在国内的输出,更注重中国文化向国外的输出,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今年年初《哪吒2》的火遍全球,就是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输出和认同。而在建陶行业,慕瓷也在做同样的一件事,它以瓷砖为媒介,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结合,成为了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精神桥梁。




张婉云:慕瓷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立足本土文化与艺术的中国当代瓷砖美学品牌,品牌的英文名叫MUZZI,logo中“M”结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飞檐设计;而之所以将紫色作为品牌色,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紫色是一种尊贵的象征,还有着“紫气东来”的美好寓意。



我个人是从2002年开始做瓷砖外贸,2016年创立了慕瓷这个品牌,2019年在美国纽约、韩国首尔设立品牌分公司,目前产品远销全球60个国家,超过100个海外网点。就在今年,我们正式和与印尼一家有着50年历史的头部陶瓷工厂PT ANGSA DAYA(旗下品牌IKAD)达成合作协议,继续将带有我们中国的设计、美学、文化的产品输出到全球。


刘石:同质化可以说是建陶行业的“顽疾”,像慕瓷一样始终坚持原创设计的品牌已经不多了。请问慕瓷是怎么将文化和艺术在产品上去体现的?最终又如何落脚到空间场景的美学上?


张婉云:在产品创新上我们坚持原创设计,例如为了研发国色·倾城系列,我们基本翻遍了中国传统色彩的书籍文献,最终从上千种颜色中提取出9种;为了研发锦2.0系列,我们跑遍了各地博物馆,最终从一为海外收藏家手中买回了这块珍惜的香云纱布料;而碳木系列的灵感来源,其实是来源于传统窑炉烧制时作为燃料的木头,我们把木头炭化后的颜色、裂纹都还原到砖上;宋系列则是我们和景德镇一位陶瓷艺术家联合开发的,通过提取陶瓷艺术品中窑变的肌理,将其颜色和质感还原到砖面......



大家会发现,慕瓷做的基本都是哑光类的产品,因为在我看来哑光砖是最接近大自然质感和光感的瓷砖,它甚至可以通过不同工艺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肌理和触感。因为产品具有这种独特性和差异化,我们在家装之外也做了很多商业项目,比如希腊、韩国的酒店项目,北京王府井香奈儿的专卖店,包括东南亚的一些医院、学校、办公大楼等等。


当然就像刘总说的,产品最终还是要为空间服务。为了更好地落地这些带有文化内涵和艺术调性的产品,我们会非常注重和设计师群体的交流,围绕设计师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启发,进一步将设计、美学、文化、艺术进行深度融合,贯穿我们产品创新的全过程。




邹思进:我认为瓷砖品牌要玩转设计师渠道,一定不能简单地将设计师当成是一个销售渠道,而是要学会多方面为设计师赋能,尤其是在内容共创方面。当瓷砖成为设计师中意的表达媒介,设计师渠道自然就会随之畅通起来。


刘石:设计师渠道的本质是价值共生,而非简单的利益交换。这是设计师渠道开展的一个底层逻辑。这意味着,给设计师高佣金、高返点的时代已经过去,而且不可持续;只有品牌和设计师互换价值,才是品牌的设计师渠道的长久之计。品牌需通过精准定位、差异化产品、系统化服务和长期关系维护,将设计师转化为“品牌代言人”。具体的设计师渠道的方法论可以分为以下五步。


第一步是要明确品牌调性与设计师需求匹配。设计师更倾向于选择与自身设计理念契合、能提升作品价值的品牌。企业需要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如环保、创新工艺、文化内涵),并通过营销事件强化标签(如联名艺术展、参与设计周活动);再针对不同设计师群体分层定位(如高端私宅设计师偏好小众高端品牌,工装设计师更关注性价比和交付效率)。


第二步是打造差异化产品,支撑设计师渠道。好产品是基础,否则再好的设计师渠道都是空谈。设计师对产品的创新性和应用效果高度敏感。


第三步要构建高效合作机制。即如何做好利益分配,如何让不同层级的设计师获得价值。


第四步要做好各种赋能和协同。比如如何帮助设计师有效设计,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如何让设计师参与到品牌的各项活动,给设计师带来个人价值。


第五步需要和设计师进行长期关系维护和价值共创。一是从交易到伙伴的关系升级,二是通过各种工具进行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比如构建设计师数据库,通过CRM系统追踪设计案例落地效果,反向优化产品研发。


总之,设计师渠道是一个让设计师从对品牌的认知到熟悉、到合作、再到价值共生的关系。



张婉云:说实话,在我看来设计师不仅是产品应用到空间的媒介,也是我们的朋友知己。刘总和邹老师已经把设计师渠道聊得非常全面且详细,那么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在实践过程中自己感触比较深刻的几点。


首先设计师和品牌是一个价值共同体,我们不仅仅是卖掉这块砖这么简单,而是要给他们带来价值,为他们的作品加分;其次并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走设计师渠道,品牌有这样的基因、团队和产品,才可以有效地跟设计师进行链接;最后我觉得要和设计师成为朋友,他们非常了解你的产品用在什么地方更合适,我们也可以根据设计师的需求去联合开发甚至定制一款产品,双方是可以双向奔赴的。




张婉云:大家之所以觉得意大利、西班牙的瓷砖工艺水平比较领先,很大一个原因还是他们发展得比较早。中国建陶产业其实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起初的设备技术都要依赖于从国外引进,直到1993年才有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压机,才打破了规格的技术壁垒。


其实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到意大利看展,发现我们的差距已经逐渐缩小,中国瓷砖的工艺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为什么现在依然会觉得意大利、西班牙的产品色彩、质感甚至审美和国产的不一样?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缺失创新和匠心。


我们的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缺失自主创新的精神,导致市面上都是同质化的产品;我们的设备越来越好了,但是大家为了“卷价格”不断去压成本,最终牺牲掉品质,这就是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事实上只要能沉下心来打磨好产品,没有中国人做不到的事情。所有我觉得出海应该是“高品质出海”,要将“中国的东西更便宜”这种认知扭转为“中国的东西好而不贵”,把China这张名片更有价值的一面传播到全世界。



邹思进:意大利瓷砖和西班牙瓷砖之所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广受追捧,中国的陶企要做到真正的出海,我认为一定离不开以下三步。


第一步是重构价值,中国企业要想在全球化中站住脚,必须在企业文化、管理架构、输出的产品和服务上,尊重全球主流价值,也只有在尊重全球主流价值情况下,再输出中国。因此,首先必须摒弃内卷的那一套东西,这在国外根本玩不转,大家都反对。


第二步是争夺国际话语权,比如参与ISO/TC189国际标准制定等等。第三步是升维叙事,立足国际视野,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出海。


刘石:在二十年前,可能我们认为外国的东西质量好,在中国成为制造大国的今天,我们说我们的文化自信、高阶审美、民族自豪感都得到了提升,但我想说的是,这种趋势依然没有到达顶峰,距离真正的文化出海、价值认同、国潮崛起,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这需要我们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




邹思进: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创新的过程中,陶企只有看得清需求、扛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才能有所收获。 


张婉云: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无论传统企业还是新生代企业都需要不断创新。创新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它是需要长期坚持,我们慕瓷会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下去。


刘石:慕瓷通过美学叙事打破文化隔阂,展现“活态传承”的现代价值,是文化创新的典范,是“文化出海”的建陶代表品牌,其核心价值在于以“文化+艺术+美学”唤醒文化认同,为文化传承和建陶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精神桥梁,是我心目中的建陶行业“李子柒”。 



慕瓷瓷砖慕瓷瓷砖品牌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佛山,在2018年选址石湾佛陶集团的车间建立慕瓷瓷砖艺术馆,同时设立瓷砖艺术切割配套中心,是一家以独特、原创、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的企业品牌,慕瓷以人为本,生活为宗旨,不断提升舒适的空间生活品质,肩负着与世界分享高品质瓷砖使命的慕瓷瓷砖品牌应运而生,慕瓷的名字意译,爱慕瓷砖、志同道合、有着共同理想的大家,在一起从事瓷砖事业,因瓷,慕名而来。 慕瓷瓷砖品牌相继推出大规格哑光砖产品。线石风格系列、岩石风格系列、木纹风格系列、理石风格系列、水泥风格系列、水磨石风格系列、纯色风格系列、岩板系列等全系列产品,拥有上百款细分产品,保证产品的品质及货源, 获得了 3C(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编号:2020112102001263) 和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认证编号:04920Q01174ROS)。官网

COPYRIGHT © 2025 建材十大品牌 ALL RIGHTS RESEREVD

粤ICP备17046950号

加载中...